当15岁以下龄儿童青少年发现近视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也就是散瞳验光。这主要是因为儿童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这部分人群一旦散瞳,调节作用消失,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所以,15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建议使用散瞳验光配镜。散瞳后验光配镜,会使度数更加准确。
很多人不喜欢戴眼镜,害怕如果戴了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到最后就会依赖眼镜,取不下来了。所以他们宁愿眯着眼睛看东西,也不愿意配一副眼镜。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近视后如果不配戴眼镜进行矫正,会让眼睛的视觉敏感度下降,视功能减退。当我们看不清楚远处的东西,就会下意识的眯着眼睛用力看,这个时候眼部的肌肉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这样反而会加速近视的发展。临床工作中,常有家长说:“近视了,眼镜越戴近视度数越深的!”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只要眼镜度数配准了,度数加深不是戴眼镜造成的。相反,如果不戴眼镜,由于看不清物体,容易视疲劳,更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另外,如果是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伴有弱视的孩子,戴眼镜是治疗弱视最好的方法,不戴眼镜反而会让其错过治疗的好时机。
其实这跟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孩子的近视又进展了。至于近视为什么会持续进展,原因很复杂,至今为止对近视的发生发展原因仍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有一些危险因素,已经明确。 1、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一方面现在孩子的学业压力越来越重,一天内很长时间花在读书写字上;另一方面,由于电子产品的急速发展,很多儿童长时间使用电脑、电视、Ipad、手机,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的罪魁祸首。
2、户外活动时间缺乏
有研究发现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近视的风险。目前,很多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缩短,也是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的原因之一。
3、视觉环境不良
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趴着看书和写字,躺在床上看书、玩手机,学习时光线不充足,长期处于昏暗的学习环境中也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4、父母双方都患有近视
近视的影响因素除上述环境因素外,遗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孩子较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患近视的几率明显来的高。
5、饮食坏习惯
另外,近年来关于近视和营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高脂高糖饮食有可能会增加近视风险,家长可以适当控制小朋友的饮食,拒绝挑食、暴饮暴食等坏习惯。
1、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每天保持2个小时以上。多接触阳光,促使多巴胺分泌,抑制巩膜生长,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这种方式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控制方式。2、多参与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等。因为球类运动忽近忽远,能够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放风筝也是个很好的活动方式,因为眼镜大部分情况是“向下看近”,放风筝是“向上看远”,眼睛会放松。
3、3个1原则:读写时端正坐姿,书本离眼睛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4、20-20-20原则:用眼20分钟后要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一般情况下专家建议用眼3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临窗远眺,最好是看远处的建筑,绿色的树木等。5、读写时注意光线。光线不能太弱,也不能在阳光下书写。光线最好来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6.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电子产品亮度、对比度比较强烈。会使我们眼睛的肌肉不断地处于紧张的状态。让我们的肌肉紧张,其实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刻,也就是中小学生,这个时候过多地应用我们的电子产品的时候,就会加重眼睛负担。7、注意饮食,少吃甜食。甜食或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眼部组织和肌肉的弹性,导致近视。另外多补充富含花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各种蔬菜水果、豆奶蛋鱼、动物肝脏等。
8、定期检查视力情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数据追踪视力发展,提前预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干预。